跳到主要内容

第四章 行分

第一节 三学

第一条 慧

第一段 般若

第一款 二般若

大智度论云二种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于般若会上,说通别圆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之名也。

一、共般若 共般若者,即通教也。通即通共之义,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人,共依此教而修证也。

二、不共般若 不共般若者,即别圆二教也。谓此别圆二教,惟谈菩萨修行之法,不与声闻缘觉之所共也。

第二款 又二般若

地藏十轮经明般若二种相:

一、世间般若 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着,是名世间般若。

二、出世间般若 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静,离诸名相。如是般若,无取无著,是名出世间般若。

第三款 二般若

华严经疏云二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者,谓本觉之理,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

二、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者,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

第四款 三般若

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

一、实相般若 为般若之理体,众生本来具,离一切虚妄之相,为般若之实性,是所证之理体也。

二、观照般若 观照实相之实智也。

三、方便般若 分别诸法之权智也。

第五款 又三般若

一、实相般若。

二、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 诠上二般若之言教,如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之般若经是也。

第六款 五般若

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云五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

二、观照般若 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诸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 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语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

四、境界般若 境界即诸法之境界也。谓境无自相,由智显发,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了一切诸法境界,悉本空寂,从境得名,故名境界般若。

五、眷属般若 眷属者,即暖、顶、忍、世第一,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

第二段 六慧

若萨璎络本业经云六慧:

一、闻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谓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

二、思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智慧,故名思慧。

三、修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一切智慧,故名修慧。

四、无相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空无性相,发生一切智慧,故名无相慧。

五、照寂慧 照即中道之用,寂即中道之体。谓别教等觉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之理体,故名照寂慧。

六、寂照慧 谓别教妙觉果佛之智慧,能于中道之理,即寂而照,即照而寂,寂照不二,定慧平等,故名寂照慧。

第三段 六现观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不退转,故与其现观之名。

三、戒现观 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而增明观智,故亦名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 正为现观之智谛,名为现观,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名安立谛’为见道修道之智谛也。

六、究竟现观 究竟位,即为无学道中之一切诸智。

此中后三为现观之自性,前三为现观俱起之法,均与三观中之事现观同。

第四段 七知

涅槃经云七知: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

一、知法 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

二、知义 知义者,谓知十二部经中一切文字语言所诠之义理也。

三、知时 知时者,谓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忍辱乃至般若等也。

四、知足 知足者,谓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之类,常知止足也。

五、知自 知自者,谓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正念,如是善行,皆悉明了也。

六、知众 知众者,谓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知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皆悉明了也。

七、知人尊卑 知人尊卑者,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信者为善人,知其为尊。不信者为恶人,知其为卑。又如二乘之人,但能自度,不能度人,知其为卑。若菩萨之人,不愿自度,但求他度。而能以慈悲之心,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则知其为尊也。

第五段 八觉

佛遗教经论八大人觉: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一、少欲觉 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 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粱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 谓人离众愦闹,闲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 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 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

六、精进觉 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 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证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 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

第六段 智

第一款 二智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智:

一、观察智 谓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证所证,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智。

二、取相智 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智也。

第二款 又二智

二智者:

一、实智 达菩提实理之智也。

二、权智 又谓之方便智,通佛菩萨权方便之智也。

第三款 又二智

二智者:

一、如理智 为佛菩萨真谛之理之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

二、如量智 为佛菩萨俗谛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遍智。

第四款 又二智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智:

一、如理智 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 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第五款 二智

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后得智 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

第六款 三智

观音玄义云三智:

一、一切智 谓于一切内法内明,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

二、道种智 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一切种智 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

又一、一切智乃知一切法之总相者。二、道种智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第七款 又三智(三)

楞伽经云三智:

一、世间智 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 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

三、出世间上上智 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第八款 四智

法界次第云四无碍智: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 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 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 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名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 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名乐说无碍智。

第九款 五后得智

摄大乘论释云五后得智:后得智者,菩萨行满化他之智也。谓菩萨起行度生,分别显示,而能觉了通达诸法,忆持不失,建立正教。令他修行,观一切法,随缘和合,随意所欲,无不满足,故有五种之别也。

一、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二、随念 随念者,亦名忆持,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前观心中,通达诸法境界之相,出观之后,皆能随念忆持不失也。

三、安立 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

四、和合 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

五、如意 如意者,谓菩萨由后得智,既得转烦恼依菩提,故于一切所欲,皆悉随意,如转大地作黄金是也。

第十款 十一智

大般若经云十一智:

一、世俗智 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

二、法智 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

三、类智 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

四、苦智 苦即逼迫之义,谓观五阴等法,以无常苦空无我得无漏智,故名苦智。

五、集智 集招集之义,谓观见思烦恼之因,而能招集生死之果,得无漏智,故名集智。

六、灭智 灭即断灭之义,谓断灭见思烦恼,得无漏智,故名灭智。

七、道智 道即能通之义,谓戒定慧之道,能通至涅槃,依此而修,得无漏智,故名道智。

八、他心智 谓知欲界色界现在心心所法,及知无漏心心所法,故名他心智。

九、尽智 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尽智。

十、无生智 谓我见苦不复更见,我断集已不复更断,我证灭已不复更证,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 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第十一款 十智

华严经云十种智: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

一、三世智 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二、佛法智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是名佛法智。

三、法界无碍智 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是名法界无碍智。

四、法界无边智 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是名法界无边智。

五、充满一切世间智 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是名充满一切世间智。

六、普照一切世间智 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是名普照一切世间智。

七、住持一切世界智 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八、知一切众生智 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善恶因缘,皆悉明了,是名知一切众生智。

九、知一切法智 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亦复了知能化诸法,是名知一切法智。

十、知无边诸佛智 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事,悉能照了,是名知无边诸佛智。

第十二款 十种善巧智

十种善巧智:

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

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

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

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

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

六、解悟无差别佛法善巧智。

七、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

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十、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

第十三款 十种广大智

十种广大智:

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

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

三、知一切佛法智。

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

五、知一切陀罗尼门智。

六、知一切文字辩才智。

七、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

八、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

九、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智。

十、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

第七段 智明

第一款 十种智明

华严经云十种智明: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惟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众生虽空,而能以无量妙音,演一切法,遍十方界,无不闻知,是名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五、普坏染着心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着之心,是名普坏染着心智明。

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能于十方世界种种方便,示现受生,化导有情,是名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受生因缘,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来无生,是名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虽皆空寂,而恒起无著之心,说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无上正觉,是名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第二款 又十种智明

前为离世间品之所说,又十明品之所说十种智明:

一、善知他心智明。

二、无碍天眼智明。

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

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

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

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

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

八、出生无量阿僧祗色身庄严智明。

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

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

第二条 定

第一段 七种定名

翻译名义云七种定名: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

一、三摩呬多 梵语三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也。

二、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三、三摩钵底 梵语三摩钵底,华言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也。

四、驮那演那 梵语驮那演那,华言静虑,谓澄神息虑,专思寂想也。

五、质多医迦阿羯罗多 梵语质多翳迦阿羯罗多,华言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也。

六、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故也。

七、现法乐住 现法乐住者,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也。

第二段 九种大禅

地持经明九种大禅: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

一、自性禅 谓于菩萨藏闻思从前所行世间出世间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观分、或俱分,无不摄也。

二、一切禅 谓修此禅定,则自行化他一切诸法,无不摄也,名有三种:

  • 一者、善法乐住禅 谓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舍离味着,及一切相,现得法喜之乐,而住于定也。

  • 二者、出生三昧功德禅 谓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无数,一切三昧功德也。

  • 三者、利益众生禅 谓众生所作,皆与同事,复以法义,开导饶益,莫不令其离苦得乐也。

三、难禅 难禅者,谓此禅定不易修也。名有三种:

  • 第一难禅 谓久习胜妙禅定,于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众生,欲令成就,舍第一禅乐而生欲界也。

  • 第二难禅 谓依此定,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深三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也。

  • 第三难禅 谓依此定,得无上菩提也。

四、一切门禅 门即出入之义,谓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名有四种:

  • 一者、有觉有观禅 谓初心在缘名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即色界初禅定也。

  • 二者、喜俱禅 谓得此禅定,喜心共发,即第二禅也。

  • 三者、乐俱禅 谓得此禅定,则发胜妙之乐,即第三禅也。

四者、舍俱禅 谓入此禅,则心平等而无善恶憎爱之意,即第四禅也。

五、善人禅 谓一切善法,无所不摄,乃大善根众生之所共修,名有五种:

  • 一者、不味着 谓于禅定之味,不乐着也。

  • 二者、慈心俱 谓爱念众生之心,与禅俱发也。

  • 三者、悲心俱 谓悲愍众生之心,与禅俱发也。

  • 四者、喜心俱 谓欢喜众生,离苦得乐之心,与禅俱发也。

  • 五者、舍心俱 谓无憎无爱平等之心,与禅俱发也。

六、一切行禅 谓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名有十三种:

  • 一者、善禅 谓此禅定能摄一切善法也。

  • 二者、无记化化禅 谓不待作意思惟,自然能于定中,作种种变化,而无穷也。

  • 三者、止分禅 谓摄心不散,与定相应也。

  • 四者、观分禅 谓分别照了,与慧相应也。

  • 五者、自他利禅 谓正定现前,则能自利利他也。

  • 六者、正念禅 谓于定中,正念思惟,无诸杂想也。

  • 七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 谓得此大定,则一切神通功德,悉皆由之而出生也。

  • 八者、名缘禅 谓于一切诸法名相因缘,悉得通达无碍也。

  • 九者、义缘禅 谓于一切诸法义理因缘,悉能通达晓了也。

  • 十者、止相缘禅 谓于寂静因缘之相,圆明洞彻,永离一切散乱也。

  • 十一者、举相缘禅 谓能照了诸法起灭因缘,悉皆清净无碍也。

  • 十二者、舍相缘禅 谓于一切善恶,法相因缘,悉皆舍离清净而无染着也。

  • 十三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 谓因此定,现得法喜之乐,而安住于第一义也。

七、除恼禅 谓修此禅定,能除灭众生种种苦恼,名有八种:

  • 一者、咒术所依禅 谓因此定,能以咒术之力,除诸毒害霜雹寒热鬼病一切苦患也。

  • 二者、除病禅 谓因此定,能除地水火风四大所起众病也。

  • 三者、云雨禅 谓因此定,能兴致甘雨,消灭灾旱,救诸饥馑也。

  • 四者、等度禅 谓因此定,能济诸恐难,及一切水陆人非人怖也。

  • 五者、饶益禅 谓因此定,能以饮食饶益旷野饥渴众生也。

  • 六者、调伏禅 谓因此定,能以财物调伏众生也。

  • 七者、开觉禅 谓因此定,能觉悟迷惑众生也。

  • 八者、等作禅 谓因此定,能令众生所作悉皆成就也。

八、此世他世乐禅 谓修此禅定,能定众生悉得现在未来一切之乐,名有九种:

  • 一者、神足变现调伏众生禅 谓因此定,而能变现种种神足通力,调伏一切众生也。(神足者,神通满足也。)

  • 二者、随说调伏众生禅 谓因此定,而能随顺说法,调伏一切众生也。

  • 三者、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 谓因此定,能以正法教诲诫谕,调伏一切众生也。

  • 四者、为恶众生示恶趣禅 谓因此定,能为恶业众生,示现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令其改恶迁善也。

  • 五者、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 谓因此定,而于众生不能辩说正法者,即以辩才而饶益之,令其心识开悟也。

  • 六者、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 谓因此定,而于众生失正念者,能以正念而饶益之,令其邪见不生也。

  • 七者、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久住世禅 谓因此定,开发妙慧,心不颠倒,能造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之论,而令正法流通,久住于世也。(梵语摩得勒伽,华言本母,即论名,谓能兴立教义,为本为母故也。)

  • 八者、世间技术义饶益摄取众生禅 谓因此定,能以书数算计,资生方法,如是等种种众具,摄取饶益一切众生也。

  • 九者、暂息恶趣放光明禅 谓因此定,放大光明,暂令修罗等趣,息其苦恼也。

九、清净净禅 谓依此禅定,一切烦恼惑业,悉皆断尽,即得大菩提清净之果,名为清净禅。重言净者,以清净之相,亦不可得也。名有十种:

  • 一者、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 谓依此定,于一切天人所修世间禅定,悉不味着,亦不见有染污之相,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二者、出世间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于一切声闻缘觉所修出世间禅定,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三者、方便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能善巧方便,演说无量妙法,化度一切众生,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了不可得也。

  • 四者、根本清净净禅 谓因此定,于色界四禅根本之定,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五者、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于色界四禅根本之定,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六者、入住起力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或入、或住、或起,力用自在,无染无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七者、舍复入力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舍而复入,力用自在,无染无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八者、禅通所作力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能以种种神通力用,变现自在,利益一切,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九者、离一切见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而于断常有无一切诸见,悉皆远离,而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 十者、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 谓依此定,于见思等诸烦恼惑及障理之智,皆已断灭,悉无染碍,名为清净。重言净者,以此净相,亦不可得也。

第三段 三昧

第一款 一行三昧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云一行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第二款 三三昧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第三款 四种三昧

摩诃止观云四种三昧: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当不调不直不定,入此三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三昧。

一、常坐三昧 常坐三昧者,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跏趺正坐,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惟。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或宿障发动,不能遣却,当专称一佛名号,以求加护。除经行饮食便利之外,时刻相续,无须臾废。此之三昧,于一期中,苦能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矣。

二、常行三昧 常行三昧者,亦名般舟三昧。梵语般舟,华言佛立。佛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故名佛立。以九十日为期,终竟三月,身常旋行,不得休息。以常唱阿弥陀佛,心常想阿弥陀佛。或先想后唱,或先唱后想,想唱相继,无令休息。此之三昧,极能断除宿障,于诸功德,最为第一。

三、半行半坐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者,若依方等经,七日为期,惟诵袒持咒,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旋竟却坐,思惟实相之理。若依法华经,三七日为期,但诵本经。故经云:‘其人若行若立,读诵是经,若坐思惟是经,我乘六牙白象,现其人前。’此等三昧,即是半行半坐也。

四、非行非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者,前之三种,俱用行坐。今言非行非坐者,虽非行坐,实通行坐,亦名随自意三昧。谓但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限期,心存止观,念起即觉是也。

第四款 五种三昧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五轮三昧: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

一、地轮三昧 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初禅种种功德,亦犹地之能生物也,是名地轮三昧。

二、水轮三昧 水有二义:一润渍生长,二体性柔软。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于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发诸禅种种功德,定水润心,善根增长,即润渍之义。由得定故,身心濡软,折伏高慢,随顺善法,即柔软之义,是名水轮三昧。

三、风轮三昧 风有三义:一、游空无碍。二、鼓动万物。三、能破坏。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发相似智慧,无碍方便,如风游空,一切无碍。既得智慧无碍方便,即能击发种种出世善根,功德生长,如风之鼓动万物。由此之智慧无碍方便,即能摧破一切诸见烦恼,亦由风之破坏于物,是名风轮三昧。‘相似智慧,谓于初果已上所得智慧由未真证,故名相似。’

四、金沙轮三昧 金则譬真,沙喻无著。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若破见思惑,明发真慧,无染无著,则得道果。若是菩萨,即能破一切尘沙烦恼,是名金沙轮三昧。

五、金刚轮三昧 金刚体坚用利,能摧碎诸物。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不为妄惑所侵,能断一切结使,成阿罗汉。若在菩萨,即能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是名金刚轮三昧。

第五款 十喻三昧

法界次第云十喻:此十通名喻者,借事匹理,以晓迷情,故名为喻。今以世间幻梦易解之空,以譬迷心永执难解之空。令同易解,故此十事为喻也。

一、如幻喻 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著,皆悉空寂,故说如幻。

二、如焰喻 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焰。

三、如水中月喻 谓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愚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以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然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说如水中月。

四、如虚空喻 谓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若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

五、如响喻 谓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语声,若击物声,随声相应而有响生。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若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

六、如干城喻 干城即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日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智者则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干城。

七、如梦喻 谓人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而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

八、如影喻 谓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即不可得,故说如影。

九、如镜中像喻 谓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故无智之人,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若有智之人,虽复见闻,了知无实,而不执着,故说如镜中像。

十、如化喻 谓若诸天仙,得神通者,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实有,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何实之有?故说如化。

第六款 十种三昧

华严经云十种三昧:

一、普光明三昧 谓身土重重相入,周遍广大,无尽限故。

二、妙光明三昧 谓以如幻智,应物动寂,依根本智,恒无往来。

三、(编者注:原文缺)

四、清净身心行三昧 谓过阿僧祇世界诸佛所,花香供养,勤求妙法。

五、知过去庄严藏三昧 谓知过去诸佛出现劫刹度生寿命次第。

六、智光明藏三昧 谓未来劫中诸佛,已未说法,皆悉能知。

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 谓能遍入十方世界,见一切佛教化庄严。

八、一切众生差别身三昧 谓人身入,夜叉身出,乃至刹那入,三世起等。

九、法界自在三昧 谓自身毛孔入此三昧而作佛事,得法界自在。

十、无碍轮三昧 住无碍三业佛土,成众生智,转净法轮,绍诸佛种。

第七款 百八三昧

法界次第云百八三昧:

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宝印三昧 宝印三昧者,能印诸三昧。于诸宝中,法宝是实,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谓法印,法即是宝,印即是解脱门。若三藏教门,以三法为法印。若摩诃衍教门,但有诸法实相一法印,与实相般若相应三昧,名为宝印三昧也。

三、师子游步三昧 师子游步三昧者,菩萨得是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皆得自在。譬如众兽戏时,若见师子,率皆怖惧。师子戏时,于诸群兽,强者则杀,伏者则伏。菩萨亦如是,得是三昧,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师子游步三昧。

下一百四三昧亦应如是,具出大智度论,若欲知之,自当寻彼论。兹只述一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

离着虚空不染三昧 离着虚空不染三昧者,菩萨行般若波罗密,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如虚空,无物可喻。钝根菩萨,着此虚空,得是三昧,故离着虚空等诸法,亦不染着是三昧,如没入在泥中,有人挽出,锁脚为奴。有三昧离着虚空,而后着此三昧亦如是。今是三昧,能离着虚空,亦自离着,故名离着虚空不染三昧也。

如是诸佛菩萨无量,不可思议诸三昧,是中应具列其名目,略释其相,然未堪广引,姑止如是。

第三条 戒(二)

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惟在戒。’

第一段 性遮二戒

华严孔目云二戒:

一、性戒 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 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余之律仪,是名遮戒。

第二段 随离二戒

华严经疏云二戒:

一、随相戒 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 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第三段 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惟有四。’

  • 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

  • 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

  • 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

  • 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

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 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

  • 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

  • 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

  • 喜名庆喜,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

  • 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

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第四段 梵网戒

第一款 十重戒

梵网经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应当学,敬心奉持。”’

第一、杀戒 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 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是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 谓守礼自防,不应行欲事也。经云:‘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亲属,是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 谓言当诚实,不应虚妄诳他也。经云:‘应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是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 谓酒能昏神乱性,故不应酤也。经云:‘一切酒不得酤,是起罪因缘。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是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 谓不应说他人好恶长短也。经云:‘闻外道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辈,令生善信。若反更自说他人罪过,是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 谓不自矜伐,不谤他人也。经云:‘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 谓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经云:‘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人所须,一切给与。而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反更骂辱者,是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谓不应生忿怒之心也。经云:‘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 谓于佛法僧所,常见恭敬尊重,不应谤毁也。经云:‘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剌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念妄见,是波罗夷罪。’

第二款 四十八轻戒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界。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梵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嗔打报仇仇戒。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此十重四十八轻,为无上菩提之真因,有三聚之别:

一、摄律仪戒 谓恶无不离,因中谓之断德,果上证法身佛。

二、摄善法戒 谓善无不修,因中谓之智德,果上证报身佛。

三、饶益有情戒 谓无一众生不度,因中谓之恩德,果上证应身佛也。

第二节 六度

第一条 六度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着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第一段 檀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家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

一、财施 财施者,所谓饮食衣服田宅六畜奴婢珍宝一切己之所有资身之具,及妻子乃至身命,随有所须者,悉能施与,皆名财施。

二、法施 法施者,若从诸佛及善知识边,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若从经论中闻,若自以观行故知,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

菩萨以质直清净心,行此二种施故,名为檀。

‘波罗密’波罗密有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

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

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

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旷远,故云度无极。

此约六波罗密通说也。

若别说者,菩萨行布施时,具修五种心,乃名为波罗密。何等五?一、知施实相,二、起慈悲心,三、发愿,四、回向,五、具足方便。

一、云何名知施实相 若布施时,施者受者及财物三事,皆不可得,入实相正观,以无所舍法,而随他有所须者,能舍不吝,是为知施实相。

二、云何名起慈悲心 菩萨虽知布施实相无所有,而起大慈大悲,欲因此施,与一切乐,拔一切苦,是为起慈悲心。

三、云何名发愿 行布施时,愿因此施,得无上佛果,不求凡夫三乘果报,是为发愿。

四、云何各回向 随所施时,回此施功德,向萨婆若,及施一切众生,是为回向。

五、云何名具足方便 所谓能于布施一法,施转通达一切佛法,遍修诸行,是为具足方便。

菩萨若能具此五心者,是时随有布施,因中说果,亦名事究竟,亦名到彼岸,亦名度无极也。是以菩萨所行布施者,名为行檀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檀波罗密具足成就。

第二段 尸罗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

一者、在家尸罗 在家尸罗者,所谓三皈、五戒、八斋戒也。

二者、出家尸罗 出家尸罗者,所谓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律行。

若菩萨十重四十八轻,则通在家出家共戒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

‘波罗密’波罗密翻名如前。若菩萨住二种尸罗中,能具修五种心者,是时尸罗名波罗密。何等五?一知尸罗实相罪不可得,而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余四如前分别。菩萨若能具修此五种心者,随所持戒行善,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持戒,各为行尸罗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尸罗波罗密具足成就也。

第三段 羼提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

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种:

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不生憍逸。

二、于嗔骂打害中,能忍不生嗔恨怨恼。

是为生忍。

法忍有二种:

一者、非心法 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

二者、心法 谓嗔、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

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

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二忍,名为羼提。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住羼提中,能具修五种心,是时羼提名波罗密。何等五?一知忍实相,虽不得能忍之心,所辱之事,而随对生法二种所辱之境,心能安忍不动。余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若能具修此五种心,随所忍事,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修忍,名为行羼提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羼提波罗密具足成就。

第四段 毗梨耶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

一、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为身精进。

二、若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是为心精进。

复次:

一、勤修施戒善法,是为身精进。

二、勤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

如是等种种分别身心精进之相不同,今不具辩,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是二种精进,故名为毗梨耶,‘波罗密’波罗密翻名如前。若菩萨能于精进具足修五种心者,是时毗梨耶名波罗密。何等五?一者菩萨知精进实相,身心虽不可得,而能勤修一切善法。余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若能于精进中,具此五心者,随所勤修善法,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精进,名为行毗梨耶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毗梨耶波罗密具足成就。

第五段 禅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

世间禅 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

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复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上上禅。

一、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

二、出世间上上禅 出世间上上禅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间上上禅,一名不共禅,不与凡夫二乘共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禅,名之为禅。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能于诸禅中,具修五种心,是时禅定名波罗密。何等五?一者知禅实相,不乱不昧,而能遍修诸禅。余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若能如是,于所得禅中,具修此五心者,随所入禅,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所修禅定,皆名行禅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禅波罗密具足成就。

第六段 般若波罗密

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

一、求声闻智慧有三种:学、无学、非学非无学。

  • ‘一’非学非无学智慧 非学非无学智慧者,如干慧地、不净观、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等。

  • ‘二’学智 学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罗汉第九无间中金刚三昧慧。

  • ‘三’无学智 无学智者,阿罗汉第九解脱智,从是已后,一切无学无尽智,无生智等。

是为声闻智慧。

二、求辟支佛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无漏善根纯熟,虽生无佛之世,不从他闻,自然觉悟得禅定,三界漏尽。所得三明六通等,为德小胜声闻,是为辟支佛智慧。又以观十二因缘智慧深利,能侵除习气,胜于声闻,从四谛观门断结,此为异也。

三、求佛道智慧者,菩萨从初发心已来,行六波罗密,破魔军众,及诸烦恼,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无余涅槃。随本愿力,从是中间,所有智慧,总相别相,一切尽知,是为佛智。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随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种心者,是时般若名波罗密也。何等五?一者了知智慧实相,非境非智,心无所得,而能遍学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间知见。余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能如是,于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随所得智慧,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罗密具足成就。

今六波罗密,即菩萨正行之本,是以法华经云:‘为求菩萨道,应说六波罗密。’

第二条 广六度行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

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

二、广戒 戒律也。戒品虽多,不出身口意之三业。谓或见众宝珍琦,凡诸可意之物,身虽贫乏,不妄贪取,或见细妙之色,内观朽烂,生厌离心,乃至不杀不盗不淫等,皆身戒也。或以恶言加已,乃至善言和语至诚而答,乃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皆口戒也。复能思惟生死,常怀解脱,又能修习道品之要,深入无为之理,乃至不贪不嗔不痴等,皆意戒也。修行之人,于此三业之戒,自既坚持不犯,复能展转化他,广弘戒法,故曰广戒。

三、广忍 忍者耐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人骂詈,知其从声而出,于此观了,言语性空,意亦如是。视诸惭辱,空无所有,如此则嗔恚不生。忍行可进,身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行忍辱,故曰广忍。

四、广精进 谓菩萨修行道品,当勤精进,节其饮食,除于睡卧,晨夜惺惺,莫令怠惰。乃至为人广说法要,不以为烦,开教愚顽,不辞劳倦。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其精进,故曰广精进。

五、广一心 一心者,心不杂乱也。谓菩萨修行禅定之时,一心寂静,离诸散乱。于孝事父母,尊敬师友,断爱远俗,空闲寂寞,皆当专一其心。乃至多欲多诤,多作多恼,或誉或毁,或利或失,于是等处,并当专一其心,不挠不动。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于一切时处,皆一其心,故曰广一心。

六、广智慧 智慧者,照了万法,通达无碍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堕见闻,则有一切尘境所蔽,当以智慧一一照了,观其所起,察其所灭。处爱欲中,心在道品之藏;寄浊恶界,心游清净之乡;入险隘路,心思方便之道;故能绝三界之妄想,证涅槃之真空。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修智慧,故曰广智慧。

第三条 十波罗密

十波罗密,亦名十胜行。

一、施 施有三种:

  • 一、财施。

  • 二、无畏施。

  • 三、法施。

二、戒 戒有三种:

  • 一、律仪戒。

  • 二、摄善法戒。

  • 三、饶益有情戒。

三、忍 忍有三种:

  • 一、耐怨害忍。

  • 二、安受苦忍。

  • 三、谛察法忍。

四、精进 精进有三种:

  • 一、被甲精进。

  • 二、摄善精进。

  • 三、利乐精进。

五、静虑 静虑有三种:

  • 一、安住静虑。

  • 二、引发静虑。

  • 三、办事静虑。

六、般若 般若有三种:

  • 一、生空无分别慧。

  • 二、法空无分别慧。

  • 三、俱空无分别慧。

七、方便善巧 方便善巧有二种:

  • 一、回向方便善巧。

  • 二、拔济方便善巧。

八、愿 愿有二种:

  • 一、求菩提愿。

  • 二、利乐他愿。

九、力 力有二种:

  • 一、思择力。

  • 二、修习力。

十、智 智有二种:

  • 一、受用法乐智。

  • 二、成熟有情智。

‘波罗密’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密多,

一、安住最胜 谓要安住菩萨种性。

二、依止最胜 谓要依止大菩提心。

三、意乐最胜 谓要悲愍一切有情。

四、事业最胜 谓要具行一切事胜。

五、巧便最胜 谓要无相智所摄受。

六、回向最胜 谓要回向无上菩提。

七、清净最胜 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第三节 止观

第一条 止

第一段 三止

修止有三:

一、系缘守境止 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

二、制心止 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

三、体真止 若随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诸法,心既不取诸法,则妄念自止,是体真而止息妄念,故曰体真也。

第二段 又三止

止观云三止:

一、体真止 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实相之真,是名体真止。

二、方便随缘止 方便犹善巧也,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是名方便随缘止。

三、离二边分别止 谓不分别生死涅槃有无等二边之相,是名离二边分别止。

第三段 九住心

大乘庄严经论云九住心:

一、安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二、摄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摄心宁静,则禅定可成,若觉一念稍动,即便摄持,令心安住也。

三、解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解知觉观之心,攀缘外广,即当收敛安住也。

四、转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觉心既息,不妄摇动,得静定功,转乐安住也。

五、伏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心住静定,久或生厌,随而折伏,益加精进也。

六、息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忽觉内心动乱,而生过失,于一念间,即令止息也。

七、灭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由外缘,忽起贪爱等念,即当猛省,方便灭除,无令增长也。

八、性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能息诸妄念,则知心性,本来明静,任运安住也。

九、住持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功行纯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第一段 三观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观: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

一、空观 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

二、假观 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名之为假。由观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以三观皆能立法故也。盖空立真谛之法,假立俗谛之法,中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名假观。

三、中观 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为中。由观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以三观当处,皆能绝待故也。盖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皆绝待,即为圆中,是名中观。

第二段 三种三观

宗镜录云三种三观: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

二、通相三观 通相三观者,即于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第三段 法界三观

华严法界观云法界三观:‘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观 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

二、理事无碍观 谓性净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之色,通遍法界。是则融万相之虚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彻,无碍圆融,故名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 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是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重重无尽。显隐自在,神用不测。真可谓入华严无尽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观。

第四段 圆觉三观

圆觉三观者:

一、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净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安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二、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禅那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静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第五段 南山三观

止观辅行云南山三观: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 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

二、相空观 相,即相状也。谓藏通二教菩萨,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相本空。但众生情执,妄见种种差别之相。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相空观。

三、惟识观 识,即心识也。谓别圆二教大菩萨,皆了世间一切外尘诸法,自性清净,本来无实。此理深妙,惟意缘知,故名惟识观。

第六段 二种观法

占察经云二种观法:

一、惟识观 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察所起之心,是名惟识观。

二、实相观 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于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第七段 五观

五观者:

一、真观 观真谛之理,断见思之惑之空观。

二、清净观 既除见思之粪秽,则为清净之身,断尘妙之假观。

三、广大智慧观 断无明之惑,得广大智慧之中观。

四、悲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用拔众生之苦。

五、慈观 以上之三观观众生,与乐众生也。

第八段 六门观

妄尽还源观六门: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质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 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在圣不增,居凡不减,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故云显一体也。

二、起二用 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也。

  • 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 谓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尽心澄,众德并现,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鉴,森然交罗,常住不动也。

  • 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 谓入华严三昧,照法界体,众德具足,万行庄严,光明照澈,圆融无碍也。

三、示三遍 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

  • 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 谓尘无自性,揽真理而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故一一尘中,皆见法界。

  •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 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万法繁兴,无有穷尽。

  •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 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该罗,容纳无碍也。

四、行四德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

  • 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 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

  •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 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坏忍住持,可轨可范也。

  • 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 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惟以正法,摄化众生也。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 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五、入五止 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

  • 一者、照法清净离缘止 谓观照真俗二谛之法,空有不二,清净虚廓,能缘之智既寂,而所缘之境亦亡也。

  • 二者、观人寂泊绝欲止 谓观五蕴之身,诸法本空,寂然淡泊,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也。

  • 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 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应用万差,故曰繁兴,任运常然,名法尔也。

  • 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 谓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

  •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谓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隐显俱融,性相双泯也。

六、起六观 六观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观也。

  • 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 谓观世间一切诸法性,惟一心法,心外更无一法可得,境本空寂,无有实体也。

  • 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 谓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也。

  • 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 所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诸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也。然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中现土,土中现身,心境双融,了无迫隘也。

  •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 谓智体惟一,能鉴众缘,犹如日轮照现,逈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

  • 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观 谓以大止妙观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也。

  •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 谓毗卢遮那自身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为伴;或以一身为主,多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如帝网珠,光光交映,无有穷尽也。

第四节 杂明

第一条 一切行

第一段 一行

涅槃经云一行: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后,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于一心中,行于五行,具足而无缺也。

第二段 二行

华严经疏云二行:

一、顿成诸行 顿成诸行者,即依圆融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若断一惑,则一切惑俱断。若行一行,则一切行具足。故普贤行愿品云:‘一断一切断等是也。’

二、遍成诸行 遍成诸行者,即依行布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中,次第历诸法门,遍修诸行,是名遍成诸行。

第三段 二观行

宗镜录云二观行:

一、寻伺 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三观观之,是名寻伺。

二、真如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第四段 三种忍行

诸经要集云三种忍行:

一、身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第五段 四安乐行

法华文句云四安乐行: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 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

  • 一、远离豪执。

  • 二、远离邪人邪法。

  • 三、远离凶险嬉戏。

  • 四、远离旃陀罗。

  • 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

  • 六、远离欲想。

  • 七、远离不男之人。

  • 八、远离危害之处。

  • 九、远离讥嫌之事。

  • 十、远离畜养。

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 谓口应远离四种语。

  • 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 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

  • 三、不赞他亦不毁他。

  • 四、不生怨嫌之心。

善修如是安乐行故,是名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 谓意应弃四种恶。

  • 一、不嫉谄。

  • 二、不轻骂谓不应以大行而呵骂小行之人也。

  • 三、不恼乱。

  • 四、不争竞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

是名意安乐行。

四、誓愿安乐行 谓由众生不闻不知不觉,于是起慈悲心,誓愿为说。故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乐行。’

第六段 入道四行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

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

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怨恨。作是观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是名报冤行。

  • (二)随缘行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 (三)无所求行 谓愚人长迷,处处贪着。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所安?若了达者,息念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云无所求行。’

  • (四)称法行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故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

第七段 五行

涅槃经云五行:

一、圣行 圣即正也,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

二、梵行 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三、天行 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四、婴儿行 婴儿以喻人天小乘也,谓菩萨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声闻缘觉小善之行,故名婴儿行。

五、病行 谓菩萨以平等心,运无缘大悲,示同众生,同有烦恼,同有病苦,故名病行。

第二条 修忍五相

菩萨善戒经云修忍五相: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 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 菩萨修慈忍时,谛观世间一切诸法,皆即法界真实之理,无取无舍,无嗔无喜,平等一相。由是观故,灭众生相,成就法相。

三、无常相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

四、苦相 菩萨修慈忍时,观察众生,皆有生死之苦。若遭其辱,不应嗔恚,当救彼苦。我若嗔恚,其苦转增。由能修忍,断诸苦恼,成无上道,是为苦相。

五、无我我所相 我主宰之义,即众生所执之假名也。我所即五阴之身,菩萨以智慧观察,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我及我所,俱不可得,是为无我我所相。

第三条 六调伏

菩萨善戒经云六种调伏:

一、性调伏 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

二、众生调伏 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得人天乐;是名众生调伏。

三、行调伏 谓菩萨以万行调伏诸烦恼故,而能具足佛道。复为众生故,修习苦行,心无悔恨,是名行调伏。

四、方便调伏 谓菩萨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如初发心者,教持禁戒,脱离生死;已发心者,教令亲近善友,受持经法;是名方便调伏。

五、熟调伏 谓菩萨为诸众生无善根者,说人天乐,令其发菩提心;有善根者,说出世法,令其增长,成熟善果,是名熟调伏。

六、熟调伏印 印即法印,以法自印其心也。印有三种:

  • 一、谓菩萨专念菩提,其心柔软,未能清净,名下熟调伏印。

  • 二、谓菩萨虽得清净,未能具足最大寂静,名中熟调伏印。

  • 三、谓菩萨修行多劫,具足清净,最大寂静,道品圆满,名上熟调伏印也。

第四条 二种资粮

宝积经云二种资粮:资即资助粮食,如人欲涉远道,必假粮食,以为资助。盖譬菩萨修行,欲证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为资助,故名资粮也。

一、福德资粮 谓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福德资粮。

二、智德资粮 谓修习正观,心无杂乱,勤求妙智,无暂休息,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智德资粮。

第五条 四善法

涅槃经云四善法:

一、近善知识 谓善知识常谈善法,若人亲近,则得灭除一切恶法,增长一切善根也。

二、能听受法 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

三、能思惟义 谓既闻正法,即当思惟微妙之义,而契会于心也。

四、如说修行 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

第六条 又四善法

大宝积正法经云:

一、乐住林间 谓修菩萨行者,当离愦闹,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然,思惟正道,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二、四事摄物 四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谓善修菩萨行者,自行既充,必须外引众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贫乏。复以爱语安慰开谕,起诸利行,同其事业,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三、舍身求法 谓修菩萨行者,乐求大乘之法,其心勇猛,虽弃舍身命,亦复无所顾惜,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四、勤行精进 谓修菩萨行者,誓欲求就佛果,是以勤加精进,无少懈怠,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第七条 修行四法

大乘四法经云菩萨修行有四法:

一、不舍菩提心。

二、不舍善知识。

三、不舍堪忍爱乐。

四、不舍阿练若。

第八条 十种修三昧法

大集贤护经云十种修三昧法:

一、摧折我慢 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 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家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三、心无嫉妒 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无偏倚。于他所有名誉财宝,如同己有,不生嫉恶妒忌之心也。

四、断除疑惑 谓修行之人,当以诸佛正知正见,断除疑惑,而于善恶诸境,皆无障碍也。

五、深信不坏 谓修行之人,须发深信之心,于佛正法,系念思惟,坚固持守,如金刚不坏也。

六、精进无倦 谓修行之人,当精进勤敏,无有倦怠,使得成就道果也。

七、常行乞食 谓修行之人,当行乞食,折我慢心,益彼福德。设有请者,则依时赴之,不可更赴别请也。

八、少欲知足 谓修行之人,当离尘寡欲,不可多求财利,而起贪染,常自知足,调伏诸根,以增长善法也。

九、乐无生法忍 无生法即不生不灭之理,忍即安忍。修行之人,于不生灭之法,起希乐心,安忍不退,以期必证乎此也。

十、常念三昧 谓修行之人,应当事彼能证三昧法者,即作佛想,念念于此三昧,精勤修习,无有退失也。

第九条 净三业

第一段 三业供养

三业供养者:

一、身业供养 身至诚敬礼也。

二、口业供养 口至诚赞叹功德也。

三、意业供养 意至诚想念相好也。

第二段 三业相应

身口意一致无乖角也,如身为礼拜而意无敬重之念,则非三业相应矣。

第三段 三业四威仪

四威仪为行、住、坐、卧之仪表,故三业四威仪,可总标一切所作之语。

第四段 三秘密

印契与真言及观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之三密也。

第十条 发心

第一段 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曰:‘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曰经疏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第二段 二种菩提心

往生要集言二种菩提心者:

一、缘事菩提心 是以四弘誓愿为体。

二、缘理菩提心 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第三段 发三心

大乘起信论云发三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第十一条 忏悔发愿观照

第一段 忏悔

忏悔二字,乃梵汉双举之词,梵语忏摩,华言悔过,言忏者乃忏摩之略,言悔乃悔过之意也。总之忏摩原意,乃请他忍恕之义。悔过者,则又自行悔罪之意也。止观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是又就去来言之矣。

忏悔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第一款 三种忏悔法

三种忏悔法者:

一、作法忏 向佛前报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为灭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 于定心而运忏悔之想,如佛来摩顶,以感瑞相为期者,为灭烦恼之性罪。

三、无生忏 正心端坐,而观无生之理者,为灭障中道之无明,观普贤经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第二款 事理二忏

三忏中取作法与取相为事忏,无生为理忏。止观曰:‘理事不出三种忏法,理谓无生妙忏,事谓取相作法。’

第三款 三品忏悔

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

一、上品忏悔 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

二、中品忏悔 遍身热行从毛孔出,眼中血流。

三、下品忏悔 遍身彻热,眼中泪出。

第四款 忏仪

忏法之仪式甚多,略举如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

第二段 发愿

佛学大辞典曰:‘梵语尼底,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又曰:‘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

第一款 总愿别愿

总愿别愿者:

一、总愿 四弘誓是总愿。

二、别愿 如药师之十二愿。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贤之十愿。弥陀之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智度论曰:‘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第二款 四弘誓愿

法界次第云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 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 解即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得解也。

三、未安者令安 安即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众生未灭生死之苦者,令其灭之,而得证于涅槃也。

第三段 观照

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是为观照。

观行 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

观察 即观念观想也。

观念 观察思念真理也。

观想 想浮于心也。

第十二条 二利

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云二利:

一、自利 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维,如理修行,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 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证果,是名利他。

第十三条 破二执

破二执者,破我执法执也。二执义见前。

第十四条 除二障

除二障者,除理障事障也。二障义见前。

第十五条 转依

楞严经义海云二转依:

一、转烦恼依菩提 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二、转生死依涅槃 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槃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槃。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证入,是名转生死依涅槃也。

第十六条 转成

第一段 转蕴成身

三藏法数引请观音经疏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 色蕴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积聚之名。戒防止身三口四之法。谓众生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也。

二、转受蕴成定身 受蕴者,即六识领纳六尘积聚之名。定即正定也。谓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于尘泯净,离诸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也。

三、转想蕴成慧身 想蕴者,即意识思想六尘积聚之名。慧即智慧也。谓众生若能悟诸妄想,皆是虚妄生灭,则意地明净,照了无碍,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也。

四、转行蕴成解脱身 行蕴者,即造作种种诸业积聚之名,因此业行而有累缚也。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众生若能不作诸业,则脱其累缚,而得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也。

五、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 识蕴者,即和合积聚之名。解脱知见者,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也。谓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虚妄分别,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也。

第二段 转蕴成德

摄大乘论云:‘转五蕴成三德。’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脱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会真之智,解脱即自在之用。此之三德,皆由转五蕴而成也。

一、转色蕴成法身 色即质碍之义。谓佛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悉由转色蕴而成,故云转色蕴成法身也。

二、转受蕴成解脱 受即领受之义。谓佛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故云转受蕴成解脱也。

三、转想蕴成解脱 想即想念之义。谓如来以无碍智辩,说一切诸法之相,无不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故云转想蕴成解脱也。

四、转行蕴成解脱 行以迁流生灭为义。谓如来神通变现,以清净法,净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故云转行蕴成解脱也。

五、转识蕴成般若 识即了别之义,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如来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无不自在,皆由转识蕴而成,故云转识蕴成般若也。

第三段 转识成智

教乘法数云:‘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相宗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移。’约自行化他说也。六即见思,七乃尘沙,即自行先破,眼耳鼻舌身为五识。第八无明识,自行三惑既尽,复起化他之用,故云果上移也。

第十七条 教理行证四法门

万行广散,摄持不易。行者行于一法,而遍行一切法。摄一切行,而总持于一行。约之不出四种法门,谓教理行证四者是也。

一、教 如教观是,显教中法相、三论、天台、贤首,四宗当之。

二、理 如参禅是,禅宗当之。

三、行 如念佛、持戒皆是。净土宗、律宗当之。

四、证 如持明是,真言宗当之。

第一段 四法开合各义

第一款 教理行果四法

法宝中有四种:

一、教法 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

二、理法 教法所诠之义理也。

三、行法 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

四、果法 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证果也。

心地观经曰:‘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

第二款 教行证三法

教行证三法者:

一、教法 释迦一代所说之十二分教是也。

二、行法 依教修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是也。

三、证法 依行证果之菩提涅槃二果是也。

此三者该收一切之佛法也。

义林章曰:‘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法,名为像法。有教无余,名为末法。’

第三款 境行果三法

境行果三者:

一、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

二、已知境界,则修习闻思修三慧,凝五重唯识观谓为行。

三、果者,谓有漏之修,能感世间一切之妙果,无漏之修,永灭诸障而得大菩提也。

第四款 境智行三法

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

一、真性轨 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指真如实相之本体也。

二、观照轨 指观达真性之智慧也。

三、资成轨 指资助观照之智,而使开发真性之万行也。

是如次第,有境智行三者。此三轨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故名三法妙,以此三轨类,通一切三法,故名三轨之法门。

第五款 境教理行果五法

于四法宝之外,别加所观之境者,法相宗称之为五种唯识:说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之别。

第二段 总持

梵语陀罗尼,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起之义。口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维摩经注曰:‘总持者,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忘,谓之持。’菩萨总持之德无量,姑举四种:

一、法总持 又名闻总持,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也。

二、义总持 于诸法之义理,总持不失也。

三、咒总持 菩萨依定起咒,持咒神验,除众生之灾患也。

四、忍总持 菩萨之实智忍,持法之实相而不失也。

真言陀罗尼者,此中之咒总持也。故密教总总持门,只就第三言耳。

第三段 四法分列

第一款 教观

佛学大辞典曰:‘教观者教相与观心也。教相者,释一代之教法,由自己之宗义,而分别判断也。观心者,观念自宗所立之真理也。如天台宗以五时八教为教相,以一心三观为观心。乃至如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十住心为教相门,以阿字不生为观心。此二门虽通诸宗,而天台一家之发挥,冠于诸宗。’止观大意曰:‘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用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遍。’教观纲宗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玄义曰:‘今释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约教门解,二约观门解。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第二款 持律

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宝积经曰:‘谁是持律,谁持阿含。’

第三款 参禅

参入禅道,是谓参禅。但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槃之妙心。佛学大辞典曰:‘禅宗以禅那为宗。’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磨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磨,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方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

‘见性’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日本永平道元法语,谓见性者佛性也,万法之实想也,众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于有情非情,普于凡夫贤圣,都无所住。故无住之性,虽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虽在于恶,而不住于恶。虽在于色,而不住于色。虽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云无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无、非住、非明、非无明、非烦恼、非菩提,全无实性,觉之名为见性也。众生迷此性,故轮回于六道。诸佛觉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禅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名为教外别传,是即教内之真传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第四款 念佛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

一、称名念佛 口称佛名也。

二、观想念佛 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

三、实相念佛 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

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

一、定业念佛 即上之观想念佛也。

二、散业念佛 即上之称名念佛也。

三、有相念佛 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

四、无相念佛 即上之实相念佛也。

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

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

往生要集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遍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此等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

念佛三昧经云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第五款 持明

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尼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又云:‘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经疏曰:‘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又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便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曼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萨,反招重罪。’

‘陀罗尼’陀罗尼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

一、法陀罗尼 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 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

三、咒陀罗尼 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

四、忍陀罗尼 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忍陀罗尼。

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失,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曰:‘陀罗尼此翻能持,或言能遮,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又曰:‘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

‘咒陀罗尼’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谓陀罗尼也。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也。陀罗尼者,总持之义。总持有二释,一就人,二就法。

就人释者 佛菩萨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种中所择者是也。大乘章曰:‘菩萨依禅,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良以咒术传益义多,故遍论之。’

就法释者 神咒之言句,总持无量之文义,无尽之功德,故名。佛地论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

明已上二释中神咒之功德,必依后释。诸经中显此咒陀罗尼有五名:一、陀罗尼,二、明,三、咒,四、密语,五、真言。此中后四者为义翻也。秘藏记曰:‘诸经中说陀罗尼,或陀罗尼,或明、或咒、或密语、或真言,如是五义,其义云何?’

一、明 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

二、咒 咒者,佛法未来汉地前,有世间禁咒法,能发神验除灾患。今持此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禁咒法相似,是故曰咒。

三、密语 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

四、真言 真言者,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然皆是举一边所名也。

第六款 持念

受持忆念正法而不忘失也。

第七款 持诵

受持诵读经典或真言也。

第五节 不应行

第一条 八不净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八不净:初佛在世时,诫诸弟子,乞食自活,少欲知足,不许畜此等物,以其能生贪恋计着之心,染污梵行。故有此八不净之名也。

一、置买田宅 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为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

二、种植根栽 谓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

三、贮聚谷粟 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

四、畜养奴婢 谓比丘当闲居净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

五、畜养群畜 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养牛马等畜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

六、藏积金银钱宝 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

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 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 谓比丘与众居止,当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爨,别众而食,是为不净。

第二条 四病

圆觉经疏云四病:

一、作病 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任病 任者即随缘任性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在彼一切,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止病 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诸念,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得故,说名为病。

四、灭病 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名为病。